在众多企业管理环节中,财务管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。尤其是对于小企业而言,财务管理的严谨与规范更是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。在现实操作中,会计舞弊现象时有发生,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风险。本文将围绕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会计舞弊特点展开,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。
一、会计舞弊的特点
故意行为:会计舞弊往往是为了实现某种不正当的企图,如出纳人员为侵吞现金而隐瞒现金收入业务,企业领导为虚夸利润而授意财会人员虚列收入、人为少计费用等。
信息失真:会计舞弊会导致企业最终会计信息被歪曲或掩盖,与客观事实不符,违反国家有关法规和企业会计准则,不能准确、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。
舞弊形式多样:会计舞弊可能是个人行为,也可能是串通舞弊的团伙行为。个人舞弊如出纳人员篡改凭证贪污现金,团伙舞弊如材料核算人员与仓库保管人员串通作弊,企业领导授意财会人员调整账目、虚计损益等。
手段隐蔽:会计舞弊由于一般都有预谋,因而手段比较隐蔽,较难被发觉。但通过学习和掌握查账技巧,可以轻松发现一些舞弊行为。
后果严重:会计舞弊一般后果比较严重,往往导致企业财产受损、国有资产流失、国家税收流失等经济后果,且与经济违法、犯罪行为伴生。
二、管理建议
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:小企业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,明确财务职责,规范财务流程,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。
加强财务人员培训:对财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,提高其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,增强其对会计舞弊的识别能力。
实施内部审计:定期开展内部审计,检查财务报表、凭证、账目等,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规性。
强化监督机制: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或人员,对财务活动进行监督,防止会计舞弊的发生。
建立举报制度: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监督,设立举报渠道,对举报属实者给予奖励,对举报不实者予以保护。
学习查账技巧:企业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应学习一定的查账技巧,提高对会计舞弊的识别能力。
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中要高度重视会计舞弊问题,通过建立健全制度、加强人员培训、实施内部审计等措施,有效预防和打击会计舞弊,保障企业财务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