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小企业规模的逐步扩大,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。其中,关税筹划是降低企业成本、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之一。本文将结合保税制度,为您介绍如何进行关税筹划,以期为小企业管理者提供实际指导。
一、保税制度概述
保税制度是海关对进口复出口的货物暂时免征关税(或称予以保税)的海关监管制度。这一制度旨在鼓励企业进行国际贸易,降低企业成本,提高市场竞争力。
二、关税筹划方法
- 理解单耗计量单位
单耗计量单位是指生产一个单位成品需耗费几个单位的原料。在货物进口和出口时,进出口企业必须向海关报关,并在报关报表中填写单耗计量单位。常见的单耗计量单位有以下几种形式:
- 度量衡单位/度量衡单位,如米/米、吨/立方米等;
- 度量衡单位/自然单位,如吨/块、米/套等;
- 自然单位/自然单位,如件/套、匹/件等。
- 利用第三种单耗计量单位进行关税筹划
由于度量衡单位容易测量,自然单位具体测量则较为困难,我们可以利用第三种单耗计量单位进行关税筹划。
三、案例分析
以一家利用进口原料生产出口家具的企业为例,从某国进口一批木材,并向当地海关申请保税。报关报表上填写的单耗计量单位为200块/套,即做成1套家具需要耗用200块木材。但由于海关对1套家具到底需要多少块木材在进出口查验时难以测量,海关认定该企业信誉良好,给予批准保税。
假设企业进口木材100,000块,每块价格100元,海关关税税率为50%,利用保税制度进行税收筹划的结果如下:
其免税进口的木材数量 = 100,000 - 100,000 ÷ 200 × 150 = 25,000(块) 其免税的关税税额 = 25,000 × 100 × 50% = 1,250,000(元)
四、管理建议
深入了解保税制度及相关政策,掌握税收筹划的方法和技巧。
在进口货物时,尽量选择自然单位/自然单位的单耗计量单位,降低关税成本。
与海关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,提高通关效率。
定期对进口货物进行风险评估,确保企业合法权益。
加强内部管理,提高企业信誉,为关税筹划创造有利条件。
小企业管理者应充分利用保税制度进行关税筹划,降低企业成本,提高经济效益。在实施过程中,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,灵活运用税收筹划方法,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。